深入了解中央五套体育直播的幕后故事:主持人背后的精彩
来源:24直播网2024-10-09 05:59:13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频道之一,中央五套体育直播的幕后发生了许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关于主持人台前的表现,也关于他们在幕后付出的努力和奉献。
一、全能型主持人的诞生
中央五套体育频道的主持人不仅仅是播报员,他们还是全能型的体育专家。他们不仅需要精通体育知识,还需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为了培养全能型主持人,中央五套体育频道会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实战锻炼。通过培训,主持人可以系统地学习体育赛事规则、运动员背景、历史数据等知识。通过实战锻炼,他们可以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二、台前幕后默契配合
一场精彩的体育直播,离不开台前幕后人员的默契配合。主持人是舞台上的指挥官,他们需要与编导、导播、记者、摄像等团队成员密切合作。
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会根据导播的指令,切换镜头、邀请嘉宾、插入广告等。而幕后团队则负责保障画面的流畅性、音频的稳定性,以及内容的准确性。
三、面对镜头的心理素质
主持体育直播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主持人需要在镜头前保持冷静、自信,即使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也能沉着应对。
一名资深主持人曾说过:"面对镜头,主持人就像是在走钢丝。你必须时刻绷紧神经,但又要表现得游刃有余。"除了强大的心理素质,主持人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压能力,能够承受舆论的压力和观众的批评。
四、主持人的幕后故事
在中央五套体育频道的舞台上,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主持人。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经历。
1. 韩乔生:铁肺般的解说员
韩乔生以其激昂的解说风格而闻名。他被称为 "铁肺解说员",能够连续解说长达数小时的比赛。韩乔生不仅精通篮球和排球,还对足球、乒乓球等多种运动都有着深入了解。
2. 周涛:央视名嘴
周涛曾担任央视春晚的主持人,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央视名嘴。她转战中央五套体育频道后,主持了众多重大体育赛事。周涛以其端庄大方、稳健大气的主持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
3. 刘建宏:评论界的一哥
刘建宏是中国体育评论界的一哥。他以其犀利的点评和深入的见解著称。刘建宏主持过世界杯、欧洲杯、奥运会等众多顶级赛事,被誉为中国体育评述的标杆人物。
4. 张斌:足球解说专家
张斌是中国足球解说领域的专家。他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和对足球战术的深刻理解而深受球迷喜爱。张斌主持过超百场足球比赛,被誉为 "中国足球解说第一人"。
结语
中央五套体育直播的幕后故事,不仅仅是技术和专业性的展现,更是主持人幕后付出和努力的见证。这些主持人用他们的激情、智慧和奉献,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体育赛事。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直播将继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央五套体育频道也将继续培养和选拔优秀的主持人,为观众提供更精彩的体育盛宴。
主持人孟非的故事
孟非以主持民生新闻的历练和主持娱乐选秀的经验,为《非诚勿扰》设定出既有悬念又不矫情、既多姿多采又风格清新的尺度感,可模仿,难超越。下面是我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孟非的故事,欢迎欣赏!
梦破,落榜生四处打工
1990年高考,他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去班复读,可是学校看到他的高考成绩,都不接收他。 唯一的出路就是出去打工,那一年,孟非和几个同伴含泪离家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 一连十多天,他一遍遍翻阅着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寻找着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见工,最终都一无所获。
眼看带的钱没了,可是要生存啊,只好去做搬运工。 而且搬运工是临时的,哪里有活干去哪里。 不仅累,报酬也少,而且时常还得忍受工头的责难与训斥。 一个星期后,孟非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孟非离开了深圳,回到了南京,决定继续学习。 他选择了成人高考。 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 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周六、周日上课。 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1994年7月,孟非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
1994年8月,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 孟非眼前一亮,虽然他知道,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但是至少他可能会与记者搭上边于是就去报了名。 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从此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他忧心如焚: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
有了目标,孟非的生活里仿佛洒满了阳光,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 如果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临时工骂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获,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孟非的日记里多了些内容:记载自己每天学到的东西。 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孟非还开始了“感情投资”,他跟前跟后,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时间一长,不少记者跟孟非都热乎了,孟非扛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看不上眼的,就开始交给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 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孟非总是非常高兴,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这样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渐渐多了。 后来,领导便格外开恩,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 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这个临时记者的机会了!
从此,他每天都要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 但看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辑、自己写稿,甚至于自己配音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蓝天一样明朗极了!渐渐地,有一些比较大的题材领导也开始交给他做了。
1996年8月,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某专题片。 该电视片在全国长篇电视专题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而孟非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一次,孟非终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杂的帽子,转成了正式的记者。 这个男人哭了……他在日记中对自己说:“苦难中积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
接下来,孟非的事业一帆风顺。 1995年,江苏电视台为了抢占先机,组建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筹备了一档10分钟的深度报道栏目。 孟非进入该组后,正式开始了跑社会新闻的历程。 由于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做起了编辑工作,他的工资则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节过后,由于长期劳累,孟非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时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 当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头,还别说,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显得既聪明又精神。 从此这光头一直陪着他到现在。
感谢苦难,南京人爱上光头主持人
孟非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每走一条路,他都不轻言放弃。 要么走到无路可走,要么就走到最好。 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换了不少岗位,还做过一档不成熟的谈话节目的编导……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时间为一个小时,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
一切准备就绪,主持人的选择就摆到了台面上——是沿用原来庄重型的主持人还是重新选择主持人?台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在全社会进行公开竞选。
孟非用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平民节目,当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长得帅,关键是要有底层生活的阅历,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而这方面,放眼全台,有谁比自己更有资格?他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这将是他从幕后转向台前的一个机会。 可是,自己的普通话能过关吗……孟非只犹豫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普通话可以学习模仿,那些苦难的经历却是他难得的宝贵财富,是模仿不来的。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孟非搏对了!
面试那天,孟非用诙谐的语调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 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孟非事迹及简历,请陈述
1971年10月出生于重庆市。 1982年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南京,先后就读于南京一中、三中、七中、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哲学研究生专业。 1991年至1992年期间,在江苏广播电视报印刷厂做印刷工。 1992年至1996年期间,在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担任摄像,开始了新闻工作生涯。 在这期间,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城市运动会的转播报道,给中央台的新闻供片在全省获得体育新闻一、二、三等奖。 1994年参加国家文化部《西域风情》大型纪录片摄制组,担任摄像,行程三万公里,圆满完成制作任务,该片于当年参加国际交流。 1995年参加国家体委《奔向亚特兰大》大型纪录片摄制组,担任撰稿、编导和总摄像,该片于1996年获得全国体育电视二等奖。 1997至1999年期间,在原江苏电视台二台担任记者、编导。 1999年至今,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担任制片人、主持人。 在2001年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期间,组织实施了江苏电视史上第一次跨省搭建演播室,卫星直播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表扬。 《南京零距离》开播后,担任主持人,为该栏目成为江苏地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新闻节目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独立撰稿的评论专栏“孟非读报”成为《南京零距离》中收视率最高的子栏目。 孟非同志,2003年度被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授予“总台十佳个人”称号,获颁“突出贡献嘉奖”。 200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新锐主持人”、“中国百优电视节目主持人”;在新浪网发起的“2003最受中国电视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评选中,获第二名。 现已有一女,她叫孟星亚在南京五老村小学读六年级。 《南京零距离》主持人孟非的打拼故事第一眼看到孟非,你一定觉得他很普通——他穿最平常的衣服,剃着光头,跟大家一起挤公交车。 可是如果你真把他当成平头百姓,那就大错了!他是南京人最喜爱的新闻主持人;中央电视台要他,他敢说“不”;他还作为全国地方台的主持人唯一入选2004年“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他俨然就是南京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不过如果我告诉你,这位主持人只是名高中生;他曾经打过5年工,在流水线上作业时,他的双手甚至差点被机器卷走,你相信吗?在众人瞩目的孟非传奇的背后,是一个坚强的男人不断超越自我的打拼故事!梦破,落榜生四处打工1971年,孟非出生于重庆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 他的父母忠厚实在,对唯一的儿子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12岁时,由于父亲工作调动,孟非一家迁居南京。 此后,孟非先后在南京市第三中学和第九中学读完了初中和高中,但成绩很不理想。 1990年高考,他的语文成绩仅次于江苏省文科状元,可数理化三科总成绩却不足100分,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事。 孟非想插班复读,但找了很多学校,人家一看他的高考成绩单,就立刻摇头拒绝。 他也想过出去找工作,可一个高中生哪里有人要?在家里呆的时间一长,孟非着急了:今后怎么办呢?当时正逢南下淘金热兴起,为了寻找出路,他就和一帮同学去了深圳。 然而,深圳残酷的现实很快粉碎了他的美梦。 一连十多天,孟非和同伴马不停蹄地到处奔走,但一无所获。 眼看带的钱没了,孟非只好从小招待所搬出来跟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破烂不堪的简易房里。 在那里,他一遍遍翻阅着从街边捡来的旧报纸,寻找着招工信息;然后一次次去“见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孟非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一个月后,他终于谋到了一份搬运工的差事。 那种搬运工是临时的,哪里有活干去哪里。 不仅累,报酬也少,而且时常还得忍受工头的责难与训斥。 一个星期后,孟非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真的做一辈子搬运工吗?他前所未有地怀念起学校生活来。 搬运工只干了一个月,孟非便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南京。 在回程的火车上,他安慰自己,从头做起,一切都不太晚!为了养活自己,一回到南京,孟非就朝人才市场跑。 不久,他辗转听说南京一家报纸的印刷厂招工人,立刻跑去报了名——当印刷小工虽然薪水不高,但可以免费看报纸,已经逐步务实的孟非看重的就是这个。 1991年12月,孟非成了一名印刷小工。 当印刷工人也不容易。 孟非所在的那家印刷厂的印报量为每周400万份,机器需要从周二到周四不断工作,而真正操纵印刷机的,只有他和另外三名小工。 孟非从周二早上8点钟上班,一直到周四晚下班,平均每分钟要从机器上取下1112张报纸。 在不分昼夜的连续3天工作时间里,每10个小时,他才能休息一次,时间仅为1个小时。 这样的工作跟打仗没什么区别,而且要是手脚稍微慢一点,在规定的时间完不成流水线作业,就会影响下一个环节,会受到班组长的一顿大骂。 第一个月忙下来,孟非拿到了仅为23元的工资,但是他仍然禁不住激动地泪流满面,不容易啊!不干活时,孟非就抓紧时间学习。 他在日记本中写道:“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个地方,想换好工作,就得有知识。 ”孟非选择了成人高考。 再拿起书本,他感到无比的亲切,工作强度越大,求学的欲望就越强烈。 1992年9月,孟非报名进入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函授班。 函授班针对社会在职人员招生,周六、周日上课。 孟非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无论再累再忙,他都会按时听课。 一边打工一边上课,孟非的生活节奏猛然加快,休息时间更是少得可怜,他没有星期天,更没有节假日,边打工边读书仅仅2个月,他的体重就减轻了将近8公斤!但孟非从不叫累,他憋足了劲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来!为了学习,他尽量压缩睡觉时间,一有空就多看书。 实在熬不住了,就把头浸在冷水里泡一泡……他每天都对自己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啊!拼拼拼!小杂工终成真记者但是幸运之神并没有降临到这个勤奋得不要命的小伙子头上。 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孟非实在太累了,他一不留神,取报纸的时候手竟被机器卷压进去了!全厂一时惊慌,立刻停止了工作。 后来因为抢救及时,他的手总算保住了,但是这件事却引起印刷厂领导的极度不满——这次工伤事故是建厂以来最大的一起事故,印刷车间的领导们因此受到上级批评,因而迁怒于孟非。 1993年过新年前,孟非就被印刷厂无辜辞退了!孟非抑郁地走在南京街头,欲哭无泪……为了生活,他开始不间断地打些短工:送水,拉广告,做保安……后来听一个朋友说开家超市挺挣钱的,孟非就到处借钱,开起了小型超市。 但由于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小超市最终还是于1994年初被迫关门。 血本无归的孟非心情沮丧,他觉得仿佛走进了人生的死胡同。 该怎么办呢?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自救?倔强的孟非选择了后者。 他又一次开始到处寻找招工信息,他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天地!1994年2月,孟非从报纸上看到一则消息:江苏电视台文艺部体育组要一名接待员。 孟非眼前一亮,自从在报社的印刷厂工作之后,他一直对媒体心向往之。 虽然他知道,这接待员的工作最多只是端茶倒水,接接电话……可还是去报了名。 这一次,孟非打工的经历帮了他,身体强壮能吃苦的他很快被录用了,从此成了电视台里的一名临时工。 这一干就是一年多,他仍然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是200多名临时工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员。 渐渐地,已经24岁的孟非对眼前的工作又产生了困惑,他忧心如焚:难道我这辈子只能端茶倒水吗?1994年7月,孟非通过两年的函授班学习,拿到了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文凭,此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为什么只能打杂?我也要做一名记者!有了目标,孟非的生活里仿佛洒满了阳光,他每天早早来到台里,利用帮记者们打扫卫生的机会熟悉记者的工作流程。 如果一些老记者出去采访时需要带一个扛摄像机的,孟非总是争先恐后地去干——为这个,他多次被别的临时工骂成“傻冒”!但是只要一出去,他都多少有些收获,或者学会些采访技巧,或者熟悉摄像机的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孟非的日记里多了些内容:记载自己每天学到的东西。 为了更快地接近记者这个群体,孟非还开始了“感情投资”,他跟前跟后,帮记者和编辑们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时间一长,不少记者跟孟非都热乎了,孟非扛摄像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渐渐地,有些小新闻,老记者看不上眼的,就开始交给孟非,做好后加上老记者的名字就成了。 每次有这样的事情,孟非总是非常高兴,当成头等大事来做。 这样积少成多,孟非的名字在电视上出现的次数渐渐多了。 后来,领导便格外开恩,让他干好自己的事情后,可以出去跑新闻。 得到这个通知的时候,孟非喜出望外——他太珍惜这个临时记者的机会了!从此,他每天都要透支体力拼命赶做节目,通宵熬夜更是常事。 但看到自己拍出来的片子,全部是自己剪辑、自己写稿,甚至于自己配音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像秋日的蓝天一样明朗极了!渐渐地,有一些比较大的题材领导也开始交给他做了。 那个时候,孟非的工资还是只有200多元钱。 1996年8月,孟非作为总摄影参与拍摄了26集专题片《飞向亚特兰大》。 该电视片在全国长篇电视专题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而孟非的敬业精神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一次,孟非终于堂堂正正地甩掉了打杂的帽子,转成了正式的记者。 这个男人哭了……他在日记中对自己说:“苦难中积聚的力量正一步步地把我引向成功!”接下来,孟非的事业一帆风顺。 1995年,江苏电视台为了抢占先机,组建了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筹备了一档10分钟的深度报道栏目《都市传真》。 孟非进入该组后,正式开始了跑社会新闻的历程。 由于文字功底深厚,他在做记者的同时也做起了编辑工作,他的工资则提高到1000多元。 意外的是, 1998年春节过后,由于长期劳累,孟非的头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有时候拔一下,就可以掉下一小撮。 当年夏天,孟非索性剃成了光头,还别说,这光头配着他的笑脸,显得既聪明又精神。 从此这光头一直陪着他到现在。 感谢苦难,南京人爱上光头主持人孟非一直都是个倔强的人,每走一条路,他都不轻言放弃。 要么走到无路可走,要么就走到最好。 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换了不少岗位,还做过一档不成熟的谈话节目的编导……这些,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决定改《南京新闻》为新闻直播节目,起名为《南京零距离》,时间为一个小时,宗旨是“为平民百姓服务”。 一切准备就绪,主持人的选择就摆到了台面上——是沿用原来庄重型的主持人还是重新选择主持人?台领导在这个问题上举棋不定。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打破资历、学历限制,在全社会进行公开竞选。 孟非用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分析了自己的优劣:平民节目,当然要求主持人有平民特色;不一定长得帅,关键是要有底层生活的阅历,说百姓关心的话题……而这方面,放眼全台,有谁比自己更有资格?他敏锐地感觉到:机会来了!这将是他从幕后转向台前的一个机会。 可是,自己的普通话能过关吗……孟非只犹豫了一分钟就做出了决定:普通话可以学习模仿,那些苦难的经历却是他难得的宝贵财富,是模仿不来的。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孟非搏对了!面试那天,孟非用诙谐的语调平静地讲述了自己多次打工的艰难经历,尤其是关于打工者的生命、尊严与价值的问题。 他胸有成竹地提出了自己做“平民化主持人”的崭新设想,并表示会尽量弥补自己的不足。 孟非的一席话抓住了台领导的意图,他们敏锐地意识到孟非的气质与这档节目非常适宜!——可是孟非到底适合不适合做主持人?他的光头能播新闻节目吗?在此之前,主持人都是些俊男靓女,突然间冒出这样一个人来会不会让观众吓一跳呢?主考官们议论纷纷。 最后,台长发话了:“行不行,要观众说了算。 先试试,不行再换人!”“无知者无畏!”第一次上电视,孟非是穿着最平常的衣服去演播室的。 作为一档新闻直播节目,60分钟的时间里,他手上只有一张新闻串联单,所播内容都是三个小时之内发生的事情。 更别说提示器了,没有!这么多新闻怎么串起来呢?孟非思考再三,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放松了心情,采取一种谁都想不到的方式播起了新闻:他即兴发挥,像拉家常一样把平时的思考和经历变成幽默、精到的即兴评点,就成了串连词。 台领导和同事们看得心里七上八下:这能行吗?谁也没料到,《南京零距离》由于定位准确,第一期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那简直是电视台有史以来最壮观的一夜,摄制组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观众纷纷感叹从未见过这么有个性的主持人。 机遇常常降临到有准备的人身上。 善于把握机遇的孟非从此走向了人生的高峰。 由于关注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没过多久,《南京零距离》收视率就一路飙升,从选稿到播报内容,孟非开始全权负责。 他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新闻主持人”的概念,成功地塑造了另一类平民化的新闻主持模式。 2003年7月一个月,《南京零距离》的平均收视率就高达8.3%,最高收视率甚至达到惊人的17.7%,超过了同时播放的央视的《新闻联播》,创造了收视率的奇迹。 2002年一年,《南京零距离》的广告收入高达5000万元,孟非成为《南京零距离》不可替代的核心人物,不少观众亲切地把孟非称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由于常常针砭时弊,揭发丑恶,孟非也遭到恐吓,可是他不在乎。 他保持着多年来的作息习惯:上班乘公共汽车;平时自己亲自上街买菜;不时还找人拉拉家常……这些,后来都成了他的台词和思想的来源。 关于孟非受欢迎的程度,只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就够了。 有一次,夫子庙一带发生火灾,当时路过的一个女孩儿拿着数码相机立刻拍下了经过,等到别的媒体记者赶到,火早就熄了。 南京城的十几家主流媒体愿出高价索买照片,那个女孩子只说了一句话:“这照片我只给《南京零距离》,只给孟非。 ”孟非与《南京零距离》的迅速火爆,很快引起了国内不少媒体的关注。 《南方周末》甚至拿出专版联合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孟非现象”进行了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在孟非最当红的时候,《东方时空》的制片人时间曾通过台里的有关领导,想把孟非拉到央视工作,一切工作做通后,却被孟非婉言谢绝了。 他说,他只选择适合自己的!2004年初,喜讯再度传来,孟非被评为年度“中国最新锐十大主持人”之一——这十大主持人中,除了孟非,全是央视名嘴!这足以证明,孟非,这个打工出身的主持人,已不输于他这个行业的任何人了!
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名人成功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你要知道他们的成功也是来之不易的,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下面是我整理了成功名人的励志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董卿
2014春晚,最大的吐槽点大概就是“董卿不在了,魔术就穿帮了!”这位“中国名托儿”的魔力似乎比魔术师更胜一筹。但比起这一个标签,她更愿意把自己称为梦想的“托儿”,因为她一直来都用自己的奋斗历程来为人们呈现,无名小卒变身央视一姐的励志“魔术”!
童年是一场“坑爹”的噩梦
跟很多留守儿童一样,董卿自出生起就在外公家长大,直到7岁那年才被父母接到身边。 但这看似值得高兴的回巢,却成为她童年“噩梦”的开始。 由于父亲自身的经历,让他特别笃信:“人的命运要靠自己改变,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所以便以异常的严厉表达着自己对女儿的期望。
7岁,别人都在当“小公主”的年纪,她既不能照镜子,也没有新衣服,还要每天刷碗擦地、抄写古诗文、体能训练;上了中学以后更要用利用空隙时间去“客串”各种宾馆清洁工、商场售货员、广播站广播员……这些父亲曾带给她的童年“阴影”,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亲生女儿!
终于,多年的压抑终于在大学的报考中爆炸:她考艺术院校的想法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 彻底被激怒的她生平第一次在父亲面前摔碗狂吼,父亲见状更加愤怒,最后演化成双方的一场激烈的“对打戏”。 为了捍卫自己的演艺梦想,她甚至使出了“自杀”的威吓手段。 直到有一天,父亲举起酒杯向她致歉,他才明白自己的成功源自父亲的“魔鬼”教育,让她学会了坚持。
多次“改嫁”换来希望曙光
只要一心追逐梦想,终有一天让人另眼相看。 1991年,董卿不顾一切反对考入浙江艺术学院,毕业后进入浙江电视台。 在电视台里,她兢兢业业,兼任主持、编导,全力吸收着自己未知的一切。 这位女版“拼命三郎”的出色表现让东方电视台向她伸出橄榄枝,本应迎来高峰,但却泼来一盆冷水——新人的她只能跑前跑后做剧务,璀璨的舞台,不属于她。 因此,董卿投奔刚刚成立的上海卫视寻找机会,但等待她的只是收视极低的串联节目烂摊子。
纵使多番打击,她也不甘认输,更利用空余时间攻读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自我增值。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董卿在上海卫视改革后迎来曙光,她被委以重任,主持多档节目,其中2000年主持一场“上海—悉尼双向传送音乐会”,她风格大气、英语熟稔,一举斩获2001年中国播音主持界的最高奖项——第五届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在当时评委几乎没有一个人认识她的情况下,全票通过。
从“金话筒”到“直通春晚”
获“金话筒”奖也为董卿带来另一次重要的机会,到中央电视台工作。 这个卧虎藏龙之地让她并不敢有半点松懈,在央视的头两年,她的主持量就突破130场,如一个全力发动的引擎般燃烧着自己的所有精力。 像“青歌会”这种硬骨头,一次就是三十场、每天直播三小时,连续20天……她都毫无怨言;每天下午四点彩排到十点直播结束,换掉主持礼服又进会议中心,凌晨三点到家后还要打着哈欠背台词,直到最后的一颗夜星渐渐隐没,毫无规律的苦日子却让她感觉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
2005年,多年辛勤经营的董卿终于迎来事业的大丰收——以黑马的姿态登上春晚,不可置否的实力让她荣登新一代央视当家主持。自此,她成为央视出镜率最高的综艺女主持人,并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名、优播音员主持人”、连续10年担任春晚主持人,她紧急救场的“金色三分钟”更成为了主持播音专业的一个完美案例,“央视一姐”实至名归!
董卿曾说:“20岁之前的容貌是天生的,20岁之后就是自己塑造的。 如果我一直安宁地生活,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模样。 ”从来没有谁敢说生来平凡就意味着一世平庸,反之,像董卿一样超越苦难,才能历练出最为人称道的辉煌!青们,想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尽管带着一往无前的心在梦想之路上披荆斩棘吧!
李娜
兔年春节前夕,中国体坛“一姐”李娜轰动了世界网坛。2011年1月29日,在阳光明媚的澳大利亚墨尔本,这位来自湖北的`个性女子一路过关斩将,历史性地获得澳网女单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国际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书写了中国x球新的传奇 ……
少年成名却突然退役
29年前,李娜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市民家庭。 因为父亲早年的“羽毛球运动员情结”,李娜5岁时开始参加羽毛球训练,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结缘网球。 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乎常人的付出,李娜15岁就跨进了国家队大门。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娜获得了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赛)第134位的年终排名,成为国家网球队的新星。 2001年的九运会上,她一举拿到女单、女双和女团3个冠军,以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单、女双和混双3枚金牌。 然而,就在外界坚信李娜将有一个美好前程、将为中国x球赢得国际地位的时候,她却在2002年底韩国釜山亚运会前,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宣布退役,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和同为网球运动员的男友姜山一起读书。
当时,在韩国釜山,曾有教练说:“这个湖北丫头是不是疯了,说退就退,也太不负责任了!” 然而,了解李娜的朋友则感慨地说:“李娜就是这样的人,太有个性了。 敢想敢做,说得出做得到!”至于那次退役的原因,有人猜测是因为“刺头”李娜当时与国家队有矛盾;也有人猜测是因为与姜山“早恋”遭到国家队反对,李娜为了坚持爱情才退役。 无论何种原因,以李娜的个性,她宁愿不打球,也不能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在离开球场整整两年后,2004年3月,湖北队邀请李娜出山。 在老公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重返网坛。 同年10月的广州公开赛,李娜连胜8场,成为第一个赢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球员。 2006年,李娜打入了温网八强,又一次创造了中国x坛的“第一”。
“单飞”成就“国际娜”
复出之后的李娜,虽然已经晋升至国内网坛“一姐”的行列,但她一直对国家队训练比赛僵化的体制感到不满。 另外,国内网球比赛的现状也让她感到失望,网球这种国际化和职业化的比赛项目,在中国却变成了“国内死磕,国外练兵”。 所以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排名,李娜却越来越向往自由地、职业化地参加国际比赛,尤其是以大满贯为尊的四大网球赛事。
终于,随着国家队的改革计划,李娜在2008年底得以“单飞”,自己聘请教练、组织团队,“自负盈亏”闯荡国际赛场,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国际之路。 李娜此后的成绩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单飞之后,对李娜来说,最重要的是团队组织和建设。 瑞典著名教练托马斯作为外教加入了李娜的团队。 李娜原来的弱项发球技术,在托马斯的重点训练下,突飞猛进,足以傲视众多世界巨星。 托马斯还积极“教唆”李娜要走上职业化的道路,成为她在“单飞”后的引路人。
为避免在比赛中无谓的受伤,李娜还请来了德国人阿莱克斯作为体能教练。 自从有了他,李娜之前的腿伤也很少在比赛中出问题。
不过,在幕后团队中,最最重要的还是李娜的丈夫兼教练姜山。 由于长时间在生活和球场上的合作,了解与默契让他们配合得格外顺利。 李娜说:“很多人觉得我的想法与众不同,但姜山总能明白我在想什么。 我们心灵相通,这是最大的优势。 ”
同在湖北网球队的李娜和姜山早在1995年就相识,当时李娜才13岁,姜山已是网球国青队的主力。 那时,李娜将谈吐不凡的姜山视为偶像,并展开了追求,之后他们就顺利地“早恋”了。 2008年单飞后,姜山成为李娜的私人教练。
李娜从不掩饰对丈夫的依赖,“有姜山在,我容易得多”,“他就像我的父亲和兄长,不时为我梳理情绪上的变化。 只有他在我身边,我才能发挥出全部水平”。 李娜表示,姜山给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让自己心里踏实。 如今,李娜在国内外打比赛,姜山几乎“全程陪同”。 赛场上,李娜一有不顺,就会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姜山。
虽然在比赛现场,经常会看到脾气急躁的李娜对姜山不加掩饰的怒吼,但在李娜内心深处,她对姜山是心存感激的。 “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 ”这是李娜在今年澳网决赛后的一段真情告白,通过电视转播,感动了无数人。
有了三大金刚护法,“单飞”后的李娜成绩插翅高飞。 2010年年初,李娜闯入了澳网4强,又在伯明翰草地赛中折桂,WTA排名也逐渐稳定在TOP15以内。
2011年1月29日,李娜获得了澳网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成功地帮助中国军团率先达到了亚洲网坛的制高点。 李娜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国际娜”,成为中国体育界继姚明和刘翔之后又一个“国家形象”。
一个“非典型”的中国明星
“她不是个典型的中国女人。 ”有媒体曾这样评价李娜。 李娜显然不是西方媒体心目中的中国明星的样子,不仅因为她胸前的刺青玫瑰,还有她的直率脾气,以及不常见的幽默感。
在中国体坛普遍缺乏个性的时代,李娜早早就以特立独行作为自己的标签。 甚至在李娜小时候,这种“个性”就已初现端倪。 因为李娜的父母都姓李,就有邻居故意逗她:“你是跟爸爸姓还是跟妈妈姓?”不想,年少的李娜却回答道:“他们都随我姓。 ”
熟悉李娜的人,也或多或少知道李娜的几个叛逆故事。 在中国x球界,李娜是第一个公开批评体制的队员。 在2005年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李娜将矛头直指国家队,“我在国家队没有任何进步,国家队的教练对我也没有任何帮助。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李娜还曾在比赛时,戴着看上去有些沉重的耳饰,让教练感到愤怒。 对于自己叛逆张扬的性格,李娜感到骄傲,她觉得这是自己的真性情,没必要去掩饰。
在球场上,李娜是第一个甚至是唯一一个刺了文身的国内球员。 “我十几岁那年就文了这个玫瑰文身。 ”李娜谈起自己胸口的那朵玫瑰,很是得意。 那一年李娜刚刚开始和大她4岁的姜山配对打混双,就毫不避讳地用刺青的方式向姜山示爱。 一开始,文身还被藏着,后来不在乎那么多了,因为“它见证着我的爱情”。
李娜干过的出格的事远不止于此。 在比赛中,她会对姜山大叫大嚷,会对着卖力为自己加油的中国球迷怒吼“闭嘴”;在采访中,会让媒体记者尴尬——问:“2011年你想要什么?”答:“我想要钱。 ”问:“这能写进文章里吗?”李娜瞪大了眼睛答:“谁不想要钱啊,这是事实啊!”
赛场外的李娜却有着柔软的另一面,她会默默进行慈善工作。 去年一年,她给青海玉树和武汉孤儿院送去善款共计近百万元。
真正让世界媒体注意到的,是李娜直率幽默的性格,尤其在她讲英语的时候。 在澳网第三轮,她当着数万观众直率承认,自己打球的动力是老公兜里的信用卡。 在半决赛取胜后,当被问及“面对这样的局面是否紧张”时,李娜又拿自己的老公开起了玩笑:“我昨晚并没睡好,我丈夫睡觉时总是打呼噜,我大概每个小时都会醒一次。 ”用老公的呼噜将激动的泪水轻轻带过,相信所有人在这一刻都会被娜姐的举重若轻“秒杀”。
从当年初涉巡回赛时不敢和对手打招呼的青涩,到现在一口流利的英语、时不时吐露的幽默,李娜面对国际媒体开始驾轻就熟,有了偶像的范儿。 这样的李娜处处迥异于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金牌杀手”,改写了中国人不自信的“典型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界的新形象。
;